你的位置:亚美是什么品牌 > 新闻动态 > 太极图和莫比乌斯环, 都是揭开同一个认知秘密
太极图和莫比乌斯环, 都是揭开同一个认知秘密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6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中国古代先贤都是有大智慧的人,虽然至今无法确认太极图是出自何人之手,但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解释真的是非常精到。

太极图是通过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,黑鱼的眼睛是白色的,白鱼的眼睛是黑色的,形象地表达了事物间的阴阳轮转、相互转化是万物变化的根源规律。

如果你学会用太极来看知行合一,就能感受它真正的魔力。

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;行也是知之始,知也是行之成。

如果用西方人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一,它们的关系就像莫比乌斯环,没有起点,也没有终点,下面的每一步既是起点,也是终点。

是不是很有意思?

天下本质之事,大多殊途同归。

先讲一个故事,搞清楚知和行之间最基本的关系。

你是一位大厨,要教徒弟做一个新菜。你先花大量时间教会他理论知识,怎么热油锅、下什么配料、炒多久盛出等等,然后让徒弟复述,以此确定他都听明白了。

这时要实际操作了,请问徒弟能把菜炒好吗?

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
在真正炒菜的过程中,徒弟会不断犯错,要么油温控制不好,要么配料比例不对,要么过生,要么过熟。

在这个故事里,徒弟要做好这道菜,需要记住每一个步骤,并在做的过程中不遗忘,能落地,有体会,才算知行合一。

真正的知行合一,不是做事不犯错,而是做了之后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
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这句话背后有深意,师傅的知不是徒弟的知,只有在实操中犯错和改正,这些收获才是徒弟的知。

如果不持续做事,或者犯错后不思考不改进,就只能停在原地。

太极图中,阴是知,阳是行。少阴是做事中产生的认知,少阳是认知中产生的行为。这一过程是动态平衡的整体。

师傅也是从徒弟走过来的,在成长中,不断做事,不断产生新认知,推动他做更多事情。

任何领域的大师都是趋向知行合一的人,不断探索自己的路,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。

这条路没有开始,没有结束。这条路不是直线的,而是螺旋的。这个螺旋就是动态的太极图,也是世界本源的道。

如果你还在迷茫,最适合你的路不是看书学知识,而是先找一件事去做,犯错和思考就会刺激你产生新的认知,这是提升和改变自己的最有效方式。

内耗是没有意义的,不要让思绪填满你的脑袋,你要有做事的饥饿感,要先让行动填满自己,唯有行动才能产生新的认知,这些新的认知才是你大脑需要的养料。

成功的人都懂得时刻保持饥饿感,甚至人为地创造一些小危机,让自己保持活力。

中国人讲究未雨绸缪。孟子说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”

在饥饿状态下,在一定的风险下,猎食者的潜能可以最大化发挥,你觉得残酷也没办法,这是几千年不断进化淘汰而形成的基因。

绝不能为了追求极致享乐而放松警惕,当你没有危机感,你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会消失;也绝不能让自己被焦虑压到喘不过气来,否则你这根弦迟早会断。

这就是太极图里的黑中有白、白中有黑。

饥饿感可以保持人的理性和清醒,让你不忘乎所以。成功感让人肯定自己,让你不再妄自菲薄。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也讲,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意思是,圣人但求温饱而不去追求声色犬马,摒弃外在的诱惑而选择简朴的生活。

饱一顿又饿一顿,也挺好的,只需要能维持生命即可。饱暖思淫欲,淫不是男女之间的事,而是过分、过多、泛滥。

享受奔向目标的过程,同时保持饥饿感,把生活环境保持简单,减少冗余,克服虚荣和攀比之心,专注做事,从事上获得新认知,让思维更通透。

看到这里并看懂的人,逆袭也好,缘起也罢,起点就在此时。

如果你更喜欢太极图,那么请开始你的天地遨游之旅;如果你更倾向西方思维,那么走上莫比乌斯环的时机也已经到了。